中小企業量大面廣,是推動創新、促進就業、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。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4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.2,較3月份下降0.3點,在一季度大幅上升后小幅回落。當前,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,數字化轉型是重要一招。
我國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,相關政策和支持舉措密集出臺。2023年下半年,多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》,提出2023年至2025年擬分3批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,并發布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》和《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指標(2024年)》等文件,工信部、財政部于2023年8月份和2024年6月份分別公示了兩批試點城市名單,共有66個城市入選,今年將達到100個。2024年5月份,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》,特別提出支持中小企業轉型,通過優化公共服務平臺和構建長效機制助力中小企業轉型;同年12月份,工信部、財政部、中國人民銀行、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《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提出深入實施“百城”試點,推動4萬家以上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呈現出試點城市全面鋪開、縣域推進先行探索、產業園區積極實踐的良好態勢。
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取得了積極進展,但總體而言,轉型仍處于起步階段。受限于認知、資金、技術、人才等多種因素影響,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來自內部與外部的雙重挑戰,仍不同程度存在“不想轉、不會轉、不敢轉”等問題。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轉型方案對中小企業的特點和需求重視不夠、市場機制作用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發揮不夠、對數字化服務商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缺乏系統、透明的評價體系等問題。因此,要聚焦中小企業“不想轉、不會轉、不敢轉”背后的深層次原因,準確把握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新規律新趨勢,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。
突出目標導向。“一企一表”全面梳理企業各類場景的數字化改造需求,將數字化改造與設備更新改造、智能工廠和綠色工廠建設有機結合起來,明確系統化的改造需求。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,優先選擇總體產值規模較大、聚集程度較高的細分行業,推進規上工業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“應改盡改”、規下工業中小企業“愿改盡改”,優先遴選專精特新企業、“小巨人”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樣本。
夯實技術基礎。培育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服務商,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一批綜合型、行業型、場景型服務商,打造服務商資源池。引導服務商探索統一數據接口標準建設,提升“小快輕準”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跨平臺互操作能力,提升數據互聯互通和軟硬件系統兼容適配能力,提高產品易用性和二次開發便捷性,防范生態壁壘和數據孤島。加快培育“小快輕準”產品和解決方案。量身定制專業化、低成本產品,使中小企業轉得起、轉得好。
優化公共服務。選擇基礎條件好、轉型效果突出、投入產出比高、可復制性強的試點企業作為轉型樣板,引導企業“看樣學樣”。以產業鏈龍頭企業、鏈主企業等大企業為抓手,推動大企業通過訂單牽引、技術擴散、資源共享等方式,引領帶動“鏈上”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。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、特色產業集群及園區的作用,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的深度應用。
來源:經濟日報
免責聲明:本網站部分文章、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,僅用于學術分享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做刪除處理!